激光视觉RTK

在现代全球导航卫星系统(GNSS)测量中,放样工作通常依赖带有已知坐标的地图。然而,在一些国家,如美国、加拿大或欧洲部分地区——尤其是在处理旧版测量地图、林业记录或地籍图时——点位的描述并非采用坐标,而是通过其方位角和距离关系来实现。
这就带来了一个难题:如何在实地准确放样此类点位?
在本篇博客中,我们将指导您借助工程通软件,根据方位角和距离关系计算坐标——从而实现基于旧版数据格式的精准放样。
注意: 开始操作前,请确保您的工程通软件已经更新至最新版本。您可以访问我们的下载中心获取最新版本-下载中心
首先,选择一个已知的参考点或起点,并在地面上清晰标记。然后,将你的 RTK 基站设置在这个参考点上。
在自动模式下测量基站坐标,并根据测得的基站坐标启动基站。记住要测量并输入基站的斜高。
提示:重启 RTK 基站时,请始终使用同一个点和相同的坐标,以确保不同测量时段的一致性。
启动基站后,设置好你的 RTK 移动站,确保获得固定解(FIX solution)。然后按照以下步骤在工程通中计算目标点坐标:
进入 “工具”(Tools)>>“坐标正算”(Coordinate Positive Calculation)。
选择已知的基站点作为 A 点(Point A)。
设置方位角参考方向(通常为 “方位角 - 东北”(Bearing-NE),具体取决于你的地图样式)。
输入地图上提供的方位角(线 L(Line L))和距离(角 α(Angle α))数值。
点击 “计算”(Calculate)生成坐标。
点击 “保存”(Save)将计算出的点存储到点数据库中。
这种方法将相对位置数据转换为可用于放样的坐标。
既然目标点已经有了坐标,接下来就在实地进行放样。
进入 “测量”(Survey)>>“点放样”(Point Stakeout)。
从列表中选择已保存的点。
确保 “解算精度限差”(Solution Tolerance)已切换回 “固定解”(FIXED)。
按照屏幕上的提示找到目标点。
一旦第一个点被找到并标记,你可以将其用作下一个放样点的新参考点。
重复相同的方位角和距离计算流程
将最近放样的点用作新的 A 点。
输入地图上下一个方位角和距离值。
进行计算、保存并放样。
这种方法即使在没有提供绝对坐标的情况下,也能通过相对数据重建出完整的地图。
基于方位角和距离的地图在旧档案和特定地区仍被广泛使用。借助合适的工具和工作流程,你只需从一个参考点出发,就能依次准确计算并放样每个点。
通过将工程通的坐标工具与稳定的基准站设置及固定解(FIX solutions)相结合,你可以利用现代 RTK 设备高效且精准地处理传统测量数据。